TECHNICAL PARAMETER
各类轴承性能参数
不锈钢轴承技术参数
轴承用不锈钢Stainless steel for bearing
不锈钢材料以不生锈、耐腐蚀性为主要特性,且铬含量至少为10.5%,碳含量最大不超过1.2%的钢。
轴承常用不锈钢各国牌号对照表: 
国家类别 中国 日本 美国 英国 德国 法国
新牌号 旧牌号
马氏体 30Cr13 3Cr13 SUS420J2 AISI420 S45 -- Z15CN16.02
95Cr18 9Cr18 SUS440 AISI440B -- X90CrMoV18 Z105CrMo17
108Cr17 11Cr17 SUS440C AISI440C -- X105CrMo17 Z6CNU7.04
奥氏体 06Cr19Ni10 0Cr18Ni9 SUS304 AISI304 S30300 304S15  X2CrNi189 Z2CN18.09
06Cr17Ni12Mo2 0Cr17Ni12Mo2 SUS316 AISI316 S3160 316S16  X2CrNiMo1812 Z2CND17.12
022Cr17Ni12Mo2 00Cr17Ni14Mo2 SUS316L AISI316L S31603 316S12 --
 

轴承常用不锈钢牌号及化学成分含量表 
 
序号 新牌号 旧牌号 化学成分(质量分数)/%
C Si Mn P S Ni Cr Mo Cu N 其他元素
1 30Cr13 30Cr13 0.26-0.35 ≤1.00 ≤1.00 ≤0.040 ≤0.030 ≤0.60 12.00-14.00 - - - -
2 95Cr18 9Cr18 0.90-1.00 ≤0.80 ≤0.80 ≤0.040 ≤0.030 ≤0.60 17.00-19.00 - - - -
3 108Cr17 11Cr17 0.95-1.20 ≤1.00 ≤1.00 ≤0.040 ≤0.030 ≤0.60 16.00-18.00 ≤0.75 - - -
4 06Cr19Ni10 0Cr18Ni9 ≤0.08 ≤1.00 ≤2.00 ≤0.045 ≤0.030 8.00-11.00 18.00-20.00 - - - -
5 06Cr17Ni12Mo2 0Cr17Ni12Mo2 ≤0.08 ≤1.00 ≤2.00 ≤0.045 ≤0.030 10.00-14.00 16.00-18.00 2.00-3.00 - - -
6 022Cr17Ni12Mo2 00Cr17Ni14Mo2 ≤0.030 ≤1.00 ≤2.00 ≤0.045 ≤0.030 10.00-14.00 16.00-18.00 2.00-3.00 - - -
 
马氏体型不锈钢 martensitie grade stainless steel
马氏体型不锈钢材料基体为马氏体组织,有磁性,通过热处理可调整其力学性能的不锈钢。
马氏体不锈钢特性
马氏体不锈钢是一类可以通过热处理(淬火、回火)对其性能进行调整的不锈钢,硬度主要取决于金属材料的碳含量,当硬度增加时,则韧性减少,通俗地讲,是一类可硬化的不锈钢。这种特性决定了这类钢必须具备两个基本条件:一是在平衡相图中必须有奥氏体相区存在,在该区域温度范围内进行长时间加热,使碳化物固溶到钢中之后,进行淬火形成马氏体,也就是化学成分必须控制在γ或γ+α相区;二是要使合金形成耐腐蚀和氧化的钝化膜,铬含量必须在10.5%以上。按合金元素的差别,可分为马氏体铬不锈钢和马氏体铬镍不锈钢。马氏体铬不锈钢的主要合金元素是铁、铬和碳。Fe-Cr系相图富铁部分,如Cr大于13%时,不存在γ相,此类合金为单相铁素体合金,在任何热处理制度下也不能产生马氏体,为此必须在内Fe-Cr二元合金中加入奥氏体形成元素,以扩大来说,C、N是有效元素,C、N元素添加使得合金允许更高的铬含量。在马氏体铬不锈钢中,除铬外,C是另一个重要的必备元素,事实上,马氏体铬不锈耐热钢是一类铁、铬、碳三元合金。当然,还有其他元素,利用这些元素,可根据Schaeffler图确定大致的组织。
马氏体不锈钢主要为铬含量在12%-18%范围内的低碳或高碳钢。各国广泛应用的马氏体不锈钢钢种有如下3类:1、低碳及中碳13%Cr钢。2、高碳的18%Cr钢。3、低碳含镍(约2%)的17%Cr钢。
    马氏体不锈钢具备高强度和耐蚀性,可以用来制造机器零件如蒸汽涡轮的叶片。碳含量较高的钢号(4Cr13、9Cr18)则适用于制造医疗器械、餐刀、测量用具、弹簧等。
马氏体不锈钢与调制钢一样,可以使用淬火、回火及退火处理。其力学性质与调制钢也相似:当硬度升高时,抗拉强度及屈服强度升高,而伸长率、截面收缩率及冲击功则随着降低。
马氏体不锈钢耐腐蚀性能
标准的马氏体不锈钢是:403、410、414、416、416(Se)、420、431、440A、440B和440C型,马氏体不锈钢的耐腐蚀性来自“铬”,其范围是从11.5至18%,铬含量愈高的钢材需碳含量愈高,以确保在热处理期间马氏体的形成。马氏体不锈钢的耐蚀性主要取决于铬的含量,而钢中的碳由于与铬形成稳定的碳化铬,又间接的影响了钢的耐蚀性。因此在13%Cr钢中,碳含量越低,则耐蚀性越高。而在1Cr13、2Cr13、3Cr13及4Cr13四种钢中,其耐蚀性与强度的顺序恰好相反。在加工产品的时候,为了提高马氏体不锈钢产品的强度和硬度,会增加碳含量,从而导致产品的塑性和耐蚀性下降。所以通常马氏体不锈钢加工出来的产品的耐蚀性相对较差。
马氏体不锈钢用途
马氏体不锈钢具有相对较好耐磨性和一定的抗腐蚀性,硬度较高,适用于对不锈钢普通要求的工作环境中使用。适用于各类精密机械、轴承、电气、设备、仪器、仪表、交通运输工具、家用电器等。多用于制造耐大气、水蒸气、水及氧化性酸腐蚀的零部件。
奥氏体型不锈钢 austenitic grade stainless steel
奥氏体型不锈钢材料基体以面心立方晶体结构的奥氏体组织(γ相)为主,无磁性,主要通过冷加工使其强化(并可能导致一定的磁性)的不锈钢。
奥氏体不锈钢特性
奥氏体不锈钢是指在常温下具有奥氏体组织的不锈钢。钢中含Cr约18%、Ni 8%~10%、C约0.1%时,具有稳定的奥氏体组织。奥氏体铬镍不锈钢包括著名的18Cr-8Ni钢和在此基础上增加Cr、Ni含量并加入Mo、Cu、Si、Nb、Ti等元素发展起来的高Cr-Ni系列钢。奥氏体不锈钢一般情况下无磁性而且具有高韧性和塑性,但强度较低,不可能通过相变使之强化,仅能通过冷加工进行强化,如加入S,Ca,Se,Te等元素,则具有良好的易切削性。
奥氏体不锈钢1913年在德国问世,在不锈钢中一直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其生产量和使用量约占不锈钢总产量及用量的70%。钢号也比较多,中国常用奥氏体不锈钢的牌号就有40多个,常见的就是18-8型。
奥氏体不锈钢的性能特点,磁性:具有顺磁性,故可作为无磁钢。比容:在钢的各种组织中,奥氏体的比容小。膨胀:奥氏体的线膨胀系数比铁素体和渗碳体的平均线膨胀系数高出约一倍。导热性:除渗碳体外,奥氏体的导热性差。为避免热应力引起的工件变形,不可采用过大的加热速度加热。力学性能:具有较高的塑性、低的屈服强度,容易塑性变形加工成型。可作为高温用钢。
奥氏体不锈钢耐腐蚀性能
奥氏体不锈钢可以稳定的保持奥氏体单相状态,故而耐腐蚀性能很好。
奥氏体不锈钢除耐氧化性酸介质腐蚀外,如含有Mo、Cu等元素还能耐硫酸、磷酸以及甲酸、醋酸、尿素等的腐蚀。奥氏体不锈钢中的含碳量若低于0.03%或含Ti、Ni,就可显著提高其耐晶间腐蚀性能。高硅的奥氏体不锈钢对浓硝酸具有良好的耐腐蚀性能。
由于奥氏体不锈钢具有全面的和良好的综合性能,在各行各业中获得了广泛的应用。
奥氏体不锈钢用途
奥氏体不锈钢含Cr约18%、Ni 8%~10%及少量钼、钛、氮等元素,综合性能好,可耐多种介质腐蚀。奥氏体不锈钢的常用牌号有1Cr18Ni9、0Cr19Ni9等。0Cr19Ni9钢的Wc<0.08%,钢号中标记为“0”。奥氏体不锈钢中含有大量的Ni和Cr使钢在室温下呈奥氏体状态,这类钢具有良好的塑性、韧性、焊接性、耐腐蚀性能和无磁或弱磁性,在氧化性和还原性介质中耐腐蚀性均较好,所以用来制作耐酸设备,如耐腐蚀容器及设备衬里、输送管道、耐硝酸的设备零件等,另外还可用作不锈钢钟表饰品的主体材料。奥氏体不锈钢一般采用固溶处理,即将钢加热至1050~1150℃,然后水冷或风冷,以获得单相奥氏体组织。也可被用来制作要求膨胀灵敏的元件。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奥氏体不锈钢的了解,在各行各业中获得了广泛的应用。
 
 

服务热线:

0573-87013958

地址:浙江省海宁市盐官镇环园东路12号
邮箱:info@ktstb.com

Copyright © 2017-2024 浙江科泰轴承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浙ICP备2021028570号  浙公网安备0000000000号